——解读《国内通程航班管理办法》
本报记者 潘瑾瑜
日前,民航局印发《国内通程航班管理办法》(以下简称《办法》),对国内通程航班(以下简称“通程航班”)的基本原则与适用范围、参与方的权利与义务、事前事中事后等工作要求、行业监督与支持*策等作出了全面系统的规定。《办法》的编制背景是怎样的,对于推进“干支通,全网联”和行业高质量发展将带来哪些积极影响?《办法》确立了哪些基本原则,将如何更好促进通程航班的平台建设和监督管理工作?下一步,还将开展哪些创新“干支通,全网联”服务模式的相关工作?围绕这些问题,记者作了采访。
优化顶层设计推动增量提质
由拉萨到成都,再由成都到北京,两段航程、一次值机、行李直挂,其间只需70分钟在天府机场高效中转——7月25日,国内首条出藏的中转通程快线拉萨贡嘎—成都天府—北京首都航线完成了首个通程航班的飞行。这条“干支通,全网联”中转通程快线在不增加资源投入和安全运行保障压力的前提下,有效提升西藏航线网络通达性,为西藏地区人民群众提供了更多的出行选择。
“干支通,全网联”是在国内外理论研究与实践基础上,立足新时代、新国情提出的一种航空运输服务模式创新,它指的是以通程航班为主要载体,以中转便利化为支撑,依托信息化、数字化平台,构建干线、支线、通航短途运输间航线互联、机场互通的航空运输网络,实现国内主要城市高效畅通、偏远地区城市有效连通,最终形成“全国民航一张网”。
2021年底,民航局印发《创新“干支通,全网联”服务模式实施意见》。为了形成试点带动示范效应,民航局相继批复了鄂尔多斯、云南、成都天府—拉萨、新疆等试点工程,统筹清算中心建设“通程航班服务管理平台”(以下简称“通程平台”),实施通程航班信息录入、*服务监管等职能;支持中国航信建设“民航中转旅客服务平台”(以下简称“中转平台”),解决地面服务操作信息化保障问题,使两大平台为“干支通,全网联”信息化、数字化应用提供了有力保障。数据显示,截至2023年9月14日,通程平台共加入航空公司35家、机场142个、航空销售网络平台5个,共组合通程航班3046班,新增城市对816组,日均航班执行数量和服务旅客量较2023年3月底分别增长841%、1216%;中转平台共上线机场204个,小程序端注册旅客达到47.6万人,服务旅客26.9万人次,共保障1328万人次中转旅客办理一次值机、1381万件行李办理行李直挂。
“当前,‘干支通,全网联’航空运输网络体系建设已经站在了新的起点上,正处于增量提质的关键时期”。民航局运输司相关负责人表示,为了进一步推广通程航班业务,规范国内通程航班市场主体行为,明确国内通程航班业务开展流程及管理要求,鼓励各方参与并推广通程航班服务,亟须出台《办法》这样的规范性文件加强顶层规划、指导行业实践。
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航空运输研究所主任经济师钟山分析认为,《办法》对于行业发展具有多方面意义。“《办法》将在国内航空市场上更好推广应用‘干支通,全网联’与通程航班,这将进一步激发释放国内市场潜力,增强行业发展韧性;这也有利于在不增加时刻资源增量投入的情况下,通过服务模式创新增加航线网络供给,有效满足老百姓出行需求,缓解时刻资源紧张局面,实现降本增效,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。同时,‘干支通,全网联’与通程航班服务在行业内更加广泛地应用,也将促进国产民机多飞多用、深挖潜力,为成熟商业运行探索路径、积累经验。此外,‘干支通,全网联’与通程航班以有效市场和有为*推动形成中国示范案例,实现‘一次支付、一次值机、一次安检、行李直挂、全程无忧’通程航班服务标准,是世界范围内的管理创新。《办法》实施后,行业主管部门将积极推动‘干支通,全网联’标准‘走出去’,夯实民航企业合作基础,拓展合作空间,引领国际合作,擦亮中国民航服务品牌”。
值得注意的是,《办法》还将进一步促进“干支通,全网联”航空运输网络体系构建,助力区域协调发展和乡村振兴,保障偏远地区居民基本出行需求和权利。未来,将有更多三、四线城市居民通过“干支通,全网联”和通程航班开启他们的首乘之旅。
提供统一规范明确发展导向
作为行业规范性文件,《办法》规定了哪些具体事项,将如何为通程航班的运行、管理提供指导?
从文件中可以看到,《办法》明确了国内通程航班的基本概念、服务标准、基本原则等,为后续开展通程航班业务的运行、监管、统计等提供支撑;明确了通程航班参与主体的职责、权利与义务和国内通程航班主体多元的特征,明确回答了“谁能做、谁来做、做什么、怎么做”的问题;按照国内通程航班事前、事中、事后的流程开展明确了相关业务流程及监管事项,实现了全流程闭环管理;明确了相关*策支持体系,注重服务国家战略,深入支持乡村振兴,围绕企业在国内通程航班实际运行中涉及的相关痛点、堵点,持续强化通程航班的*策供给与资源保障,更好地满足偏远地区旅客出行需求。
云南泸沽湖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,今年,随着景区正常开放,各地游客接踵而至。泸沽湖机场一方面大力发展通程航班,通过通程平台备案通程航线19条,覆盖了北京、上海、武汉、青岛、南京等主要客源城市;另一方面,协调航空公司向当地及临近地区旅客提供折扣,对优惠票价及昆明机场“经昆飞易畅转”等优惠*策加大宣传力度,充分挖掘市场潜力。今年上半年,泸沽湖机场共向昆明枢纽贡献中转旅客吞吐量1.07万人次,协同运输量1.42万人次,经昆中转旅客占机场旅客吞吐量的75%。
可以看出,“干支通,全网联”与通程航班是一项涉及旅客出行全流程、行业发展全要素、关联主体多部门的系统性工程,既涉及*、企业、市场、社会各个主体,也涉及规划、建设、运营、监管各个环节,具有主体多元、流程复杂、要素集聚等特征,必须以系统思维来推进。基于对现阶段“干支通,全网联”与通程航班的认识,《办法》提出了“坚持市场主导”“坚持*引导”“坚持安全发展”“坚持智慧赋能”四个基本原则。
这些基本原则的提出有哪些必要性?民航局运输司相关负责人表示,从发展阶段来看,“干支通,全网联”与通程航班既要立足市场化发展,也离不开*培育。一方面,要突出“有效市场”,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,支持行业单位自愿开展通程航班合作,加快推进“干支通,全网联”航空运输网络体系建设,构建全国统一的民航大市场;另一方面,要强化“有为*”,进一步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,优化*策体系供给,强化监督落实,确保行业资源实现高效配置,加快构建“广覆盖、多层次、差异化”的国内航线航班网络,实现“人享其行”。
从发展目标来看,“干支通,全网联”与通程航班以提升旅客体验作为根本出发点与落脚点,而网络服务能力的提升既包括航线网络的通达性,也包括航线的安全运行水平与服务品质。坚持“安全第一”,为旅客提供快速、便捷、舒适、准点的出行服务,才能实现规模化和可持续发展,更好推进“干支通,全网联”通程航班服务提质扩面。
从发展效果来看,“干支通,全网联”与通程航班作为智慧民航建设的重要举措,在不增加航线、航班、运力等资源投入的前提下,能够以航空市场内需释放和企业内部挖潜,增强旅客黏性,增加机场、航企的主业收入;通过中转数字化双平台建设,便利中转旅客在机场停留时体验餐饮、休闲、旅游、购物,带来非航收入,形成新的收益增长点;在技术集成驱动下,还可降低人工、设施投入成本。这种降本增效能够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,进一步推动“干支通,全网联”行稳致远。
促进多方参与携手共同发力
“一次支付、一次值机、一次安检、行李直挂、全程无忧”是通程航班旅客能够享受的便捷服务,而在这背后,从前期的协议签订、系统对接、信息录入,到通程航班的客票销售、旅客值机、旅客中转、行李托运,再到后期的销售过程要求、不正常保障、数据报送、行业监管与自律,通程航班的运行涉及诸多环节。作为与《中国民用航空国内航线经营许可规定》《公共航空运输旅客服务管理规定》《航班正常管理规定》《民用航空安全检查规则》配套的重要行*规范性文件,《办法》也将成为行业监管工具箱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,进一步强化通程航班的平台建设与监管工作。
钟山认为,《办法》实施后,将通过明确清晰各主体的相关职责,促进部门间相互配合,实现目标同向、靶向发力。在平台建设方面,《办法》将有利于通程航班各主体多方参与、共同发力,完善相关工作机制与合作模式,简化相关工作流程,不断优化通程平台和中转平台功能,实现数字化双平台融合发展,实现数据共享、保障有力。围绕数字安全,《办法》也明确了数字化双平台与第三方信息化平台的安全责任与要求,完善了数据相关管理体系。在监督管理方面,《办法》将促进行业与协会、民航与社会共同形成合力,形成围绕“干支通,全网联”与通程航班关键资源目标同向、措施一体的*策体系,强化*策协同,也将推动通过技术手段实现监管的数字化、智慧化,便于后续各项工作的落地实施监督。
民航局运输司相关负责人介绍,下一步,围绕创新“干支通,全网联”服务模式,行业还将从多方面采取措施,持续发力。一是进一步提高*治站位,科学谋划顶层设计。全行业将认真贯彻落实**决策部署,树牢全局意识和系统观念,全面推进“干支通,全网联”各项工作,将“干支通,全网联”下一步工作纳入《“十四五”航空运输网络专项规划》中期修编内容,并做好与其他规划的衔接;同时依托民航局“干支通,全网联”航空运输网络体系推进工作专班,统筹推进航权时刻、机队引进、运价管理、安检流程、设施优化、财经保障以及预先飞行计划管理等*策优化工作,并研究建立“干支通,全网联”工作推进成效评价指标体系和督办机制,抓实抓细监督落实。
二是深入实施改革创新,构建高质量航线网络体系。进一步总结经验、固化机制,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的前提下,深入实施鄂尔多斯、云南、新疆、天府—拉萨试点工程,推动试点提质扩面;积极支持国产民机服务“干支通”航线网络,拓展市场化发展空间;聚焦“通堵点、补断点”,坚持安全第一,积极稳妥发展通航短途运输;引导航空公司通过“干支通,全网联”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和服务品牌,为旅客提供差异化、个性化服务;鼓励引导市场主体进一步丰富中转服务内容,提升中转服务的精细化、精准化水平;持续推进“中转+”产品打造,营造良好行业发展生态。
三是不断提升*策协同水平,营造良好发展环境。持续更新发布《民航旅客中转便利化实施指南》,完善通程航班标准规范体系;充分发挥中国航协、中国民用机场协会等行业协会作用,制定服务标准,加强行业自律,引导市场主体提升服务品质;不断优化通程平台和中转平台功能,加强基层一线人员培训,扎实推进“干支通,全网联”数字化双平台融合发展,实现数据共享、保障有力;强化航线航班、时刻管理、财经等方面*策供给,引导航空公司、机场运营通程航班,扩大市场覆盖面;积极宣传推广中国方案,输出中国“干支通,全网联”标准体系,引导各国形成共识、加强合作,加快推动形成全球民航战略合作新格局。